推薦閱讀

推薦閱讀

副標題

知識百科丨如何科學用油
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指出,家里采購食用油時應注意常換品種、多樣化搭配,但并非所有的油都適合高溫烹飪。不同食用油遇熱會發生哪些反應?怎樣根據不同油的特長,科學用油呢?



各種食用油,怕熱程度不同

烹調油里99%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,脂肪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脂肪酸上。食用油中的脂肪酸按其飽和程度可分為:飽和脂肪酸類、單不飽和脂肪酸類、多不飽和脂肪酸類。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較穩定,而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加熱時容易產生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。

我們常吃的食用油中,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有棕櫚油、椰子油、豬油、牛油、羊油、黃油等,它們的耐熱性最好,稍微涼一點就會凝固,適合高溫煎炸。



4類常見食用油受熱分析


1、亞麻籽、紫蘇籽油等

亞麻籽油、紫蘇籽油以及深海魚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健腦。但這些油耐熱性非常差,高溫會大量破壞油中的營養成分,還會產生對健康不利的醛類物質及反式脂肪酸。

建議這類油用來拌涼菜、餃子餡或調湯羹。如果不喜歡它們特殊的味道,也可與芝麻油或者沙拉醬混合在一起調味。


圖片1.jpg


2、大豆油、玉米油等

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葵花籽油、小麥胚芽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,尤其是亞油酸特別高,難以凝固,耐熱性較差。其中最不耐熱的是大豆油。

這類油脂在高溫下容易發生氧化聚合反應,尤其是加熱到冒煙時(油溫200℃左右)會產生較多的有害物質,油煙及油中剩余的醛類物質對人體有害。

最好別用它們來煎炸食物,燉煮菜或者輕炒更適合。輕炒不同于爆炒,要熱鍋涼油,油未冒煙就立刻放入菜翻炒,并在較短地時間內關火出鍋。


3、山茶油、花生油等

橄欖油、山茶籽油、菜籽油、米糠油、花生油等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少,因此耐熱性較好。

這類油可以用于日常炒菜,但不適合油炸,也不能反復加熱。油酸含量非常高的橄欖油、山茶籽油的耐熱性會好一些,可以用來煎制食物。


4、散發著特殊香味的油

芝麻油(香油)是一種香味濃郁的食用油,雖然從脂肪酸組成方面來說,芝麻油有一定的耐熱性,可以用于日常炒菜,但是其香味成分芝麻酚等容易受熱分解,使芝麻油失去原本的香味,因此一般不建議用芝麻油炒菜。

初榨橄欖油也是如此。新鮮的初榨橄欖油有著一股清香味,可以直接蘸面包吃。如果想最大程度地保留初榨橄欖油中的各種營養成分,最好直接食用,不要加熱,煎炒建議用精煉橄欖油。


圖片2.jpg



科學用油,記住5點


1、選擇少油的烹飪方式

烹飪時多用蒸、煮、燉、燜、涼拌等方式,使用不粘鍋、烤箱、電餅鐺、空氣炸鍋等烹調器,用好了都有助省油。


2、控制攝入量

應減少烹調油和動物脂肪用量,推薦每天的烹調油攝入量為25克。


3、換著品種吃

油脂要換著吃,主要考慮的是脂肪酸的平衡。如果脂肪酸構成類似,換著吃和不換的區別并不大。


4、注意食材吸油率

有些食物如面包、雞蛋等煎炸時,會吸取較多的油,最好少用煎炸的烹飪方式。


5、煎炸剩油最好別“復熱”

只要食用油沒有變渾濁、顏色變深,煎炸剩油也是可以食用的。不過食用這種油時最好不要再次高溫加熱,油脂再次加熱時,其氧化反應速度會大大加快,產生更多有害物質。

建議用煎炸剩油來調涼菜、做湯羹、拌餡或者蒸花卷等,并且應該盡快用完,防止接觸空氣后進一步氧化。



為了更好的推廣營養健康植物油,高質量發展中國食用植物油產業,推薦和培育食用植物油品牌,擴大消費;8月18-20日,世農會組委會將聯袂多個行業專業機構和媒體,聯合主辦“中國(廣州)健康食用植物油及茶油展暨金棉獎?中國健康食用植物油品牌風云榜評選”。


大會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強大的消費市場,以及強勁的食用植物油進出口通道資源,邀請全國知名的品牌企業、行業協會、媒體匯聚廣州,共同謀劃和推廣高端、營養、健康食用植物油產業。